苗木規格的相關因素
1.苗木規格與成活率的關系
保證植物成活是穩定綠色資源的前提,苗木的年齡對栽植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和抗逆性都會因苗木規格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不合理的苗木規格必然會導致苗木的成活率降低,同時也會加大苗木后期養管的工作力度和養管經費的支出。
?、僦参锊煌琮g的生長特點
幼苗樹由于其根系分布范圍小,起苗時容易多帶須根。對根系損傷率低,地上枝條恢復能力強,生長旺盛。同時幼樹可塑性大,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所以栽植幼齡植株成活率高。但是在城市中栽植過小的苗木,一方面影響綠化效果,另一方面容易受人為活動的影響。對于壯齡樹即大樹,它們的根系雖然分布廣,但吸收根遠離樹干,起樹時容易傷根,故移栽成活率相對要低。為提高成活率,對栽植與養護的各種環節技術要求較高,施工養護費用加大,同時壯齡樹種同有的特性已經確定,可塑性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遠不如幼齡樹,所以對大量的城市綠化用苗最好選用幼年、青年階段的苗木。這個階段的苗木既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又具有快速生長能力,栽植容易成活,綠化效果發揮的較快。
?、诖髽湟浦驳谋锥?/p>
由于大樹自身的生命周期規律的原因,大樹移植技術要求很高且復雜,同時需要高額的成本投入。因此,大樹移植豐要針對其所在地性質以及城市重點景觀建設的需要為其安家,而不應該是我所在見到的城市綠化的常態。從實際綠化現狀上不難發現,大量的大樹在移植的埋年出現枯死現象。因此,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科學理性的對待生態城市建設,避免不必要的、盲目的大樹移栽而導致的成活率降低和綠化資金配置不合理的現象承復出現。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向全同各地發表的《關于禁止大樹古樹移植進城的通知》中提到:“近年來,一些地方為追求城市快速綠化效果,大量移植大樹占樹進城,不僅造成樹木原生地森林資源和自然生態、景觀的破壞,而且由于移植過程強度修枝、切冠,加之養護跟不上,移植成活率低,對森林資源保護和城鄉綠化事業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蓖瑫r建議積極引導城市綠化采用適生大苗,以大苗栽植替代大樹移植。
?、勖缒疽幐竦倪x擇
所謂大苗是指經移栽、修剪和多年培養,符合城市綠化要求的苗木。因為城市綠化選用生長健壯、冠型好、根系發達的大苗,可以很快達到預期的效果,起到美化環境、改善環境的作用。因此,建議一般城市綠化工程選用苗木規格:落葉喬木胸徑5~10cm,常綠喬木樹高2~3.5m,落葉灌木樹高1~1.5m、地徑2—4cm,做綠籬的樹種冠徑應不小于30cm等。
2.苗木規格與植物種植形式的關系
通過長期的實踐觀察,使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在實際綠化工程中,經常會看到同一種苗木呈現叢植或群植時,其規格過于相近而造成植物景觀上的缺憾;建植綠籬時南于選擇的苗木過小,又想立刻見效,從而導致苗木的擁擠種植,直接影響了苗木對于養分、水分和陽光空氣的有效利用。某道路兩側移植一批大樹,由于需要強度修剪而造成原有樹形的破壞,更有甚者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死亡。
由于樹木種植的形式及其各種植物之間的相互搭配的方式多種多樣,為了更好地突出植物景觀效果,在其它因素滿足的情況下,對選用苗木規格要做到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如重點地段、重點的植物景觀效果中采用的孤植樹、主建筑物前的對植樹種、群植樹叢中的喬木層等,在規格上可以大一些;片植、林植效果及一般綠化地區等,所選莆木規格要小些;在從植、群植樹種中,其相同樹種的苗木規格要有一定的變化;對于列植的樹種,苜木的規格要相似,且規格大小要適中。良好的植物種植方式是營造綠色植物景觀的基礎,而穩定的植物景觀效果與植物的選擇及植物的生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對于苗木規格的選用要科學、合理、實用,避免不切實際、好大喜功的做法。
3.苗木規格與綠化投入的關系
苗木規格每提高一個檔次,價格就呈1倍、幾倍、十幾倍的增長。因此,一項綠化工程由于選擇的苗木不同或相同苗木而規格不同都會帶來苗木直接費用的很大差異。同時,還會由于大量的移栽大樹而導致除苗木直接費以外的其他費用的過度支出,如運輸成本、栽植成本、養管成本的增加。因此,在綠化費用一定的情況下,要合理使用有限資金,首先要使管理者、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轉變思想觀念,把眼光放遠,明確建設生態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尊重客觀規律,認識到只有通過日積月累,才能使城市的綠化狀況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根本性的改變。